
瞭解黃金的人都知道,在黃金知識中,黃金投資與購買黃金是兩回事;購買黃金首飾,更是與黃金投資相去甚遠。關於這一點,這裡給大家再強調一下。
正如2013年5月巴菲特針對“中國欧巴桑”在美國搶購黃金接受電視專訪時所說的那樣,即使黃金價格跌到每盎司1000美元甚至800美元,他也不會心動。他說:“我不知道黃金走向如何,但我可以告訴你的是,除了擺著看,黃金什麼用也沒有。”
可以說,巴菲特的這一觀點在業內很有代表性。就在2013年4月國際黃金價格上演了歷史性的大跌之後,全球主要黃金交易所基金都在紛紛拋售黃金。例如,SPDRGoldTrust基金持有的實物黃金當月就創下創立以來的最大規模月流出,一共减少143噸。截至5月1日,該基金的黃金持倉量為1075噸,成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。
這些黃金都去哪裡了呢?研究表明,絕大部分被“中國欧巴桑”們爭先恐後地搶走了.在這其中不乏希望通過購買金條、金首飾介入黃金投資的個人投資者,這實在是進入了一個很大的誤區。
為什麼這麼說?根本原因就在於黃金飾品融入了設計、製作等工序,這部分費用要占到價格的30%左右。紙黃金一旦變成金飾品,不但價格要高出30%,而且一下子就阻塞了流通通路。不是說不能回購,而是指這個程式比金條回購要複雜得多—不但普通百姓很難辨別其成色;即使貨真價實,回購價格也只能按原材料價格計算(相當於打個6.5折)。在這種情況下,要想盈利幾乎不可能。
評論
0 條評論
請登入寫評論。